职务犯罪如何认定?职务犯罪罪名的种类有哪些?
摘要:职务犯罪是指在职务行使过程中,职务人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便利,以达到非法占有或者非法利益的目的,侵犯国家利益、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。职务犯罪的危害极大,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和公民权益,因此必须予以严惩。本文将从职务犯罪的认定和罪名种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。二、职务犯罪的认定职务犯罪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:1.职务人员身份职务犯罪是指职务人员在职务行使中犯罪,因此首先需要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属于职务人员范畴。职
职务犯罪是指在职务行使过程中,职务人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便利,以达到非法占有或者非法利益的目的,侵犯国家利益、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。职务犯罪的危害极大,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和公民权益,因此必须予以严惩。本文将从职务犯罪的认定和罪名种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。
=职务犯罪的认定
职务犯罪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:
=职务人员身份
职务犯罪是指职务人员在职务行使中犯罪,因此首先需要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属于职务人员范畴。职务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、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、公共机构工作人员、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工作人员等。
=职务行使过程中的行为
职务犯罪是指在职务行使过程中犯罪,因此需要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与其职务行使相关。如果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与其职务行使无关,则不属于职务犯罪。
=以达到非法占有或者非法利益的目的
职务犯罪的目的是为了达到非法占有或者非法利益的目的,因此需要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或者非法利益的目的。
=侵犯国家利益、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
职务犯罪的行为必须侵犯国家利益、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,否则不能认定为职务犯罪。
以上四个条件都必须同时满足,才能认定为职务犯罪。
=职务犯罪罪名的种类
职务犯罪罪名的种类较多,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=贪污罪
贪污罪是指职务人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便利,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者他人财物的行为。
=受贿罪
受贿罪是指职务人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便利,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行为。
=挪用公款罪
挪用公款罪是指职务人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便利,挪用公共财物或者他人财物的行为。
=滥用职权罪
滥用职权罪是指职务人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便利,违反法律、法规和国家规定,滥用职权的行为。
=玩忽职守罪
玩忽职守罪是指职务人员在职务行使中,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失职、渎职,导致国家利益、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。
=泄露国家秘密罪
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职务人员在职务行使中,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。
7.徇私舞弊罪
徇私舞弊罪是指职务人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便利,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,违反法律、法规和国家规定的行为。
以上七种罪名是职务犯罪中比较常见的罪名,但并不是全部。在实际案件中,还可能涉及其他罪名。
==
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,侵害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。在认定职务犯罪时,需要满足职务人员身份、职务行使过程中的行为、以达到非法占有或者非法利益的目的、侵犯国家利益、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等条件。职务犯罪罪名种类较多,主要包括贪污罪、受贿罪、挪用公款罪、滥用职权罪、玩忽职守罪、泄露国家秘密罪和徇私舞弊罪等。对职务犯罪必须依法严惩,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的正当权益。